Timeline – 来自主编的话

过了很多恋人期盼的11月11日,2011年就要过去了。这是怎样的一年?马上浮上脑海的就两个东西:经济和苹果。全球经济不稳,希腊不灵,美国也不灵,中国说不清。苹果公司成了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它的产品越卖越火,可是它的老大去世了。

我们的协会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大大小小的活动举办了真不少。2011年的某日,几位理事在总结过去的时候,都觉得协会需要有自己的Newsletter。虽然我们有自己的网站,有自己的论坛,有LinkedIn Group,有Facebook App,但我们想通过Newsletter在广大会员中传达更深的体会,激起更深的思考,也许还能带来更深的交流。

何为资深?为何资深?《孟子•离娄下》中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 之也。”所以资深是过程,也是结果。资深最终为了自得,自得才能成为资深。简单来说,真正的资深人应该能收获自己的快乐,并因快乐的收获而资深。从这个角 度来看,苹果的乔布斯应该是个真正的IT资深人。

Newsletter只是个形式,我们并不报道News。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各样的主题。因为要有回顾,我们想来个我们自己的Timeline。因为要点儿 娱乐,我们想到自己的原创小说。因为要有IT,那我们的技术自然我们做主。因为我们来自中国,时空的差距会产生美的思考和不一样的收获。
这期是创刊号,我们几位理事就先来个抛砖引玉,更希望一石激起千层浪。当然,我们也想到会有拍砖的。套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的宣传语: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

我们Newsletter的英文名为”OWN.IT”,意为自己的刊物还有IT,自己说了算。至于中文名吗?当然是《有资有位》,意为有知识有资历有品位,有无地位不重要,当然还要有滋有味。

有道是众口难调,一期Newsletter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一篇篇原创文字,激起大家的思考,丰富大家的生活。

所以,我们愿意倾听你的建议,愿意看到你的评论,当然也愿意分享你的原创。

我们也在开发Newsletter的iPad App,提供更多的阅读方式。
本期Newsletter的所有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本期编辑:刘伟(weiliu@acsip.org

Share

Timeline – 1995

2011年9月23日,Facebook召开F8大会,CEO扎克伯格在会上宣布推出众多的新功能,其中被扎克伯格首先推出的功能是 Timeline(时 间轴)。这个新功能主要针对“Profile”进行调整。Facebook Profile相当于个人的档案和资料,通俗来说就是个人主页。扎克伯格说原来的Profile好比你生活过去的5分钟,而2008年升级之后好比你生活 的15分钟,今天推出的新Profile则能包括一生。扎克伯格说:“如果从头开始重新思考Facebook体验的核心,Timeline就是个人生活的 故事。”

正巧的是,我(注:刘伟)正在读一本从北京带回来的书,名字叫《沸腾十五年》。 这是一本有关互联网的Timeline的书,它讲的是中国互联网从1995年到2009年的故事,少了最近的2010和2011年,这两年无疑还有很多互 联网的故事,中国的和世界的。书作者林军本人曾任IT第一中文网站天极网创始人和总编辑等职,归属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代,是中国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之一。过 去数年随妻女栖居盐湖城, 现旅居深圳,致力于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高科技史的梳理和写作,著有《马化腾的腾讯帝国》合著)、《柳传志管理日志》、《大企业病》等

本来看似无关的两种东西,一个是Facebook的新功能,一个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书,但因为都是用时间说事,让我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并发生了联想。 如果把我们这些资深的IT人,放到这十五年的时间轴上,我们的Profile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每个人会讲出怎么样的故事呢?

先从1995年说起吧。这一年,Netscape公司上市,Microsoft发布了Windows 95。这一年的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所以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

IT资深人协会理事刘伟

2011-01-24-WeiLiu-DingLei

作为组织者代表之一,我于2010年8月29日参加了加拿大浙江商会和IT资深人协会共同举办的多伦多地区欢迎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考察团晚宴。在宴 会上,我和随团来多的丁磊有过简短的交流。他虽然已是大名鼎鼎,但无论是打扮还是说话都很低调,尽显年轻科技领军人物的做事风格。

为什么讲到1995年要提到丁磊呢?说起来,我跟丁磊算是同龄人,我们都是1993年大学毕业的,他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我毕业 后分到了外经贸部,并在1994年发到宁波工作,也算是下放锻炼吧。正是1995年的4月,丁磊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大的抉择:决定离开宁波电信局。大家 都觉得他头脑发热,这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当然还有他的同事和领导。电信局领导说:“我们这里从来没有大学生辞职的,你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你怎么能辞 职?”丁磊铁了心一走了之,提着个箱子去了广州。十几天后,宁波电信局出了个文件,说丁磊旷工两个多星期,被除名了。两年后的1997年5月,丁磊创办了 网易。8年后的2003年,他成为中国首富。而我呢,在宁波工作到96年,辞职出国去了新加坡,不同的是我还是为别人打工。再后来,我又到了美国,最后落 脚加拿大,当然还是给别人打工。

2010年 我和丁磊的偶然一遇,既体现了时空的美妙,也让人感慨人生的大不同。每个人注定要走自己的路,走到哪里,在当时选择的时候没法知道。所以当以后的结果不同 了,也无从去反省当初的选择,因为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选择。脚步既然已经迈出,路也就跟着走了,走到哪儿,都不会有回头路。也许正因如此,世界上也只有一 个丁磊吧?!如果让我现在说1995年,我只能说我根本不知道那年是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创业。

同是1995年4月,另一个浙江人也因为互联网开除了自己,今天的他也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他就是马云。如果还要找一些这一年与互联网有关的人与 事,可以包括: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对外允许申请电信增值服务牌照,于是有了第一批5家ISP,其中包括万国平的中网,张树新的瀛海威和王鹏的讯业金 网;早期海归田朔宁和丁健的亚信在95年11月与中国电信签约,建设ChinaNet。

IT资深人协会理事屈茂原

既然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应该只有少数“吃螃蟹”的中国人能够尝鲜。对于像我这样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互联网绝对是新名词。

1995年是我本科毕业的一年。在这一年,北京开始征收外地生源本科毕业生留京/进京费——每人五万块,这在当年对于一般的家庭可不是小数目。而对于硕士 或博士毕业生则没有这样的苛捐杂税,美其名曰这样有利于提高首都的整体科技实力。这无疑将本已很热的考研风进一步推向新的高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及对 首都、科学院和中关村的向往,我毅然决定从偏僻的合肥“杀回”北京中科院读研。回京第一年,所有科学院研究生集中在玉泉路19号甲修课,也正是这个机会使 我第一次体验到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大潮。研究生院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居然要提前占位置,在我印象中只有本科第一年才有这种现象。教室 一改再改,最后只好在大礼堂上课。讲课的老师据说是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的创始人之一,用的是Tanenbaum的经典教材。当时授权国内出版的英文原 版书还很少,所以我们用的是只限“内部交流”的影印书,性质和现在的山寨版差不多,但质量是天地之别。因为完全没有上网的条件,在研究生院里学习计算机网 络是纯粹只学不练,但我觉得大家的热情丝毫不逊于我们的前辈和后辈。也正是因为这种缺乏实践性的学习,在第二年回所后,我便一头扎进了互联网的怀抱。

现在回想1995年,互联网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而我对互联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

附: 说到“商业元年”,就一定有“纪元前”,也就是没有商业行为了。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官方网络)就是上面提到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它于1994 年4月和美国的Internet互联成功,带宽是64K。同年5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建成CN域名服务器,并管理和运行中国顶级域名.cn。当 然,从中国大陆实现互联网接入还有更早的,但那些就属于私人行为了。在我印象中,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最早实现了中国互联网接入。

IT资深人协会理事王泽民

当中国开始互联网的商业元年时,我在北美的学习生活按八十年代留学海外某些学子的说法,开始了融入本地社会生活的时代。换句话说,就是从不知所措、迷迷糊糊、跟着别人走,到知道要干什么了。

这一年,在我的印象中,互联网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刚刚开始。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面向对象技术应用的高速和理智发展及新编程语言JAVA的问世。

尽管面向对象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十年代末,但直到七十年代初,当Xerox PARC公司投资开发了SmallTalk编程语言(被称为纯面向对象语言),该技术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到九十年代初,其它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如C++ 和Objective-C的出现,将该技术的应用推广到更加广泛的领域。

回忆几件发生在1995年的往事,深感当时人们对学习和使用面向对象技术的积极性可谓空前。

1995年夏季,在一次程序设计会议后,一位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问我是否读过一本名为设计模式的新书,我说没有。 他说,我在会议上提出的很多想法很有意思。但是,大部分的项目开发人员很难理解。如果我能读一下设计模式的书,可能会得到很多启发和收获。带着疑问,我在 第一时间买了一本刚出版不久的设计模式。读了几章后, 深有感触。我在会议上提出的一些设计方案, 完全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可是, 除了明显的使用继承(Inheritance)原理的部分外,其他部分,很难被人们理解。主要原因是处在进程式思维方式的人员很难接收和理解使用纯面向对 象思维方式所产生的设计。另一方面, 因为项目的时间压力,大部分持有传统进程思维方式的开发人员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去改变思维方式,接收和生产出面向对象的设计。在这种环境下,尽管面向对象的 项目开发好处多多,但真正被采用和实现的却非常有限。设计模式的作者针对这一在推广面向对象技术中遇到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采取类似其他行业中通过标准设计模式推广优秀设计的方法,创造了一种科学和合理的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在这种方式下,无论模式的使 用者是否真的搞明白了模式与否,只要照猫画虎,就可以在实践中通过设计模式达到逐渐推广和使用真正的面向对象技术。1995年以后IT业界的实践证明,大 量的各种各样方式的设计模式的出现,对全面推广面向对象技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自这次事件后,我也在实践中,通过设计模式改善和调整自己与开发团队其 他人员在系统和应用设计中的交流,受益匪浅。

另外一件深刻印象的是使用建模工具。面向对象的编程直接受益于好的设计。虽然当时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广泛使用的搜索引擎,我还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免费的简易 工具。安装后,使用它为一个数百万项目的开发做设计。尽管人们对设计的意义表示怀疑,但在会议上展示用工具建立的设计图,还是很吸人眼球的,特别是在人们 崇尚新技术的时候。项目经理对使用工具建立的设计印象很深,同意购买Rational Rose建模软件。随后,我使用这个软件,和同事一起完成了项目的有关设计。95年使用Rational Rose软件工具的经验, 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惊人的帮助。有趣的是,1996年年底,我被告知Bell Sygma花费了五百万购买了Rational Rose工具和由Rational公司提供培训和开发的合同,在全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和使用面向对象的模型设计技术和工具。虽然, 我并不知道,我95年在部分项目中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各项设计对他们的决定是否有任何影响,但看到这个结果,对自己早期的工作还是颇感自豪的。

Share

Own IT

建模(Modeling)随想

文/王泽民(IT资深人协会理事)

建模(Modeling)是软件项目开发中主要的技术和环节。在开发过程管理方面,建模总是被当作一个核心过程,并被视为项目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好的模型 (Model) 是一个软件项目成功的关键。

随着技术和各类开发工具的发展,程序的开发已经从完全的手工,向代码自动生成的方向发展。其结果就是软件开发周期的缩短。缩短并不是平均发生在每一个开发环节上,而是主要集中在过去最为耗时的环节:开发和编程。

在以往大多数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建模主要集中在设计环节。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就是这方面发展的主要表现。然而,根据过去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型驱动架构理论(MDA),设计环节的建模PSM (Platform Specific Model)很有可能会被自动生成工具所取代。那留给人类脑力劳动的建模就只剩下分析环节了。在MDA理论中被定义为PIM( 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是好事,机器已经在逐步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我们终于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人类脑力劳动被机器替代之神话的真 实实现。说是坏事,所有软件开发的人类脑力劳动将被集中到分析环节。分析模型好坏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将给软件工作者带来更尖锐的挑战。

记得若干年前,曾有机会浏览了国内有关讨论UML技术的网站。当时看到很多关于分析模型的重要性和存在性以及与设计模型之间区别的讨论,感觉不是很到位。 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也注意到因这方面的混淆而引起的各类问题,包括由此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人的注意。

在这里讲建模随想,我的主要意图是想通过和大家分享建模的实践和经验,引起大家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兴趣,对建模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 希望有机会为在这方面有兴趣和造诣的同行提供一个平台, 对有关问题进行较深层次的探讨,并分享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Share

对中国企业开拓北美高端外包市场的分析和建议

文/管炼(IT资深人协会理事)

什么是高端服务外包

高端服务外包是指客户企业将重要但非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给专门提供这些高端服务的企业去管理和操作的一种发生在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发包方将这些 高端服务项目外包出去,除了降低其自身成本,还把这种商业行为作为调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灵活性的策略之一。

高端服务外包对合作方的交流要求高,需要以长期的友好合作和紧密地伙伴关系作为基础,它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于制造业中的产品加工外包。

北美外包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许多的北美企业已经把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尤其信息服务和业务流程的外包是作为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的策略之一。北美的大型企业的高端业务外包已经有几 年的历史,而中小型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开始日显突出。许多的分析家认为北美的信息服务和业务外包业务的主要驱动力有以下几点:1、降低企业的运作成 本;2、解决企业内部的非核心业务对企业资源的侵蚀;3、解决人才与技能的不足。

从整体市场来看,在信息服务和业务外包方面,美国的软件与IT 外包产业,占全球软件与IT 外包产业总量的40%,印度是当今北美高端服务外包的首选。印度400亿美元的软件和业务流程出口产业主要来自外包,其中百分之六十的收入来自美国。印度 前20名的外包供应商目前大多数都在美国和欧洲设有销售和服务交付中心。

中国企业在北美地区承接高端服务项目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企业在国内和国际的高端外包市场近年来也日趋活跃,参与高端外包的城市从过去的上海、北京、大连等遍布到浙江、江苏以及其他一些内地省市,正在形成一 个多选择、多途径的外包接包环境。然而,目前中国高端服务业务的来源主要还是韩国和日本这些文化和地域上接近的远东国家。对于英语语系国家高端服务业务的 接包总量还是非常之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在日韩接包项目普遍增长的同时,中企之间的价格之争与参与接包的企业的能力的参差不齐使得不成功的接包案例也在相对快速增长。这有可能成为北美企业在对中国企业发包问题上慎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中国企业在北美承接高端服务很可能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我认为驱导这个机遇的因素主要有:1、近年来中国政府营造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对基础建设的大 力投入;2、印度的外包成本的提高及印度国内安全环境的变化;3、北美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缺乏以及竞争环境的需要;4、北美成熟企业的机构不合理和企业 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早期预测;5、早期到北美学习的中国留学人员许多已经开始对外包项目有决定权或对外包项目的决定有关键性的影响力。

但是要将这个机遇变成盈利现实,中国的企业必须回答每个发包方都可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在承接北美高端服务的优势在那里?”。面对已经在北美高端 服务外包承接涉足很深的印度企业,中国企业必须取己之长,补己之短。虽然中国的政府在营造大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整体社会环境的稳定,良好的 基础设施,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等等,但是中国接包企业本身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缺陷:1、能够用英语交流的各种层次的人才仍然不足,这包括成本相 对低廉的,能够熟练用英语交流与写作、能够理解英语语境而与客户直接对话的人才。2、企业自身的规模。除少数企业外,目前国内大部分打算承接北美高端服务 的企业都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甚至于项目风险的规模。3、北美市场的显现力及知名度较低。中国做外包的企业在北美市场的显现力及知名度都相当低微,而其他知 名品牌也只限于家电、电脑、能源、电信等上市公司。中国的外包需要做大量的市场方面的工作,而市场的工作要到客户方、客源地去做,而不能仅限于在离岸外包 服务提供城市。

中国企业开拓北美市场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首先,中国高端服务接包企业在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前,与其他服务接包企业的比拼应该是在一些专项上,比如专门的票据处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等等,而不是以提 供所有的用户需求为切入点。目前国内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外包企业还无法靠专注于某个行业专项,成为该专项的专家在北美市场获得生存和发展。

其次,中国高端服务接包企业普遍没有直接接触客户企业的经验。对高端业务外包的行规缺乏了解,对服务条款、法律条款、财务条款的内涵缺乏深度的理解。从而不具备直接应标和接包的能力。也就是说不熟悉国外高端业务外包的行规,缺乏有效的市场及销售能力。

第三、接包企业本身的资质是接包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这些行业的资质和证书,发包的决定人即使有意向将包发给中国企业,也会因企业内部监管流程和规定而不 得不发给其他有资质但服务并不一定比中国企业更好的企业。国内企业还缺乏对国外行业标准执行流程的理解和资质。

第四,让客户放心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许诺和服务质量保证。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法律层面上对知识产权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研究表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 严谨和完备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部分中国企业在执行层面上的认识却处于相对初级的状态。海外企业由于对地域和中国诉讼流程的不熟悉,导致对于直 接面对离岸外包的中国企业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若想让中国的高端外包服务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够在短期内与北美接轨,独立承接项目,需要加速提高中国企业的接包能力,改变客户对中国企业的印 象,同时填补语言交流,企业规模与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缺口,在中国的高端服务成本仍然低廉的时机打入北美市场。

Share